工程公司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原则及编制方法详解

薪酬管理 2025-03-20 20

编制基础

工资预算的制定以去年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为依据。以某企业为例,它就是以去年发放的工资总额来作为本年度预算的起点。这样做便于借鉴历史数据,为工资预算构建一个初步的框架。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助于我们把握每年工资支出的变动趋势和整体状况,为未来的工资调整提供参考。

企业预算编制以实际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总额为基础,这样更能贴近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若历史的工资发放情况能体现出员工贡献与公司效益之间的联系,以此为依据就好比用尺子量度数据,使预算制定更加精确。若不采用这种方法,就可能出现预算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构成部分

工资预算包括效益相关和独立工资两个部分。效益相关部分使得员工工资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连。比如在一家销售公司,业绩佳时,员工的薪水也会相应增加。这种做法旨在激发员工积极性,共同推动公司业绩的提升。

单独设立工资预算对特定岗位或项目至关重要。比如,科研团队会单独制定工资预算,这样做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障团队成员的劳动得到相应报酬,使他们能更专心致志于工作。

增长调控

工资增长调控标准依据利润预算总额及经济增值目标实现情况来设定,确保工资总额与利润和经济增值同步变化。这样做是合理控制工资增长的核心手段。若企业利润和经济增值提升,工资水平也会随之合理上升。比如,某制造业公司利润提升,其员工工资也可能会相应提高。

工资增长调控标准设为三个等级。若企业当年利润预算较上年实际完成额每上升一个百分点,调整系数便提升1.5个百分点。若企业利润显著上升,就可能启用这三个等级的工资增长调控标准。这对员工来说是个喜讯,因为他们的工资有望显著增加。

核定公式

工资总额预算的计算方法如下:以W表示工资总额预算,计算公式为W = W0【1 + T(1 + T1)(1 + T2)】E + CH。W0代表前一年的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各个参数各自承担着特定的职能。比如在一家集团企业里,每个单位都能依据此公式准确地计算出各自的预算。

各项参数在公式中均对最终预算产生作用。以工资增长调控线T为例,其不同数值将导致结果各异。精确计算公式中的参数,有助于使工资总额预算更加精确,避免预算过高或过低的风险。

预算编制与调整

各成员单位依照年度工资增长标准和利润总额预算,在上一年度的10月份制定了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预算计划。这就像在建筑工地开工前需要做好详尽的规划一样,企业同样需要在事先制定好工资预算。通过在上一年10月份完成这项编制工作,确保预算能够与公司下一年的经营策略相契合。

去年七月,依据各项指标的预期完成状况,对工资总额预算进行了相应调整。经营状况多变,一旦指标完成预期有变,预算自然也要作出相应调整。以某企业为例,若上半年市场环境剧变,导致利润指标无法达成预期,那么就必须对工资总额预算作出合理的调整。

决算核定

各成员单位的工资总额决算和预算的计算方法相似。工资总额决算的计算公式为 W = W0【1 + T(1 + T1)(1 + T2)】E + CH。这里的 C 代表当年职工的平均工资,它是根据公司人均工资和国机集团人均工资中较低的那个来确定的。举例来说,在年底进行决算时,C 这个参数的确定尤为关键。

工资增长调控线的确定方法与预算编制时类似,不过它依据的是当年实际实现的利润总额。依据这种决算结果,企业可以明确判断本年度工资支出是否得当,这对未来工资预算的制定等工作具有关键性的参考价值。

你认为企业对工资总额如此细致地计算,这对企业或员工哪一方更有益?

点赞0 分享
冬季气温骤降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庆油田采油八厂关爱员工健康送温暖
« 上一篇 2025-03-20
人才盘点分析表: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评估工具
下一篇 »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