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招季:应届毕业生面临200次人才测评的挑战与困扰
大学生在求职期间既要应对论文和实习任务,还得奔波于各类招聘会和面试。可现在企业普遍采用的“人才测评”测试量大、耗时久、重复性高,这难道不是给求职者们设置了障碍吗?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
测评现状堪忧
人才测评在现今企业招聘中是必备环节,招聘市场上广泛流行。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线上测评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大多数招聘公司的需求。许多毕业生表示,这些测评耗时较长,题目数量众多,完成一次测评常常要花费一两个小时,这对他们来说时间上是个不小的负担。
调查发现,秋招期间,部分学生参加了近200场人才测评,高峰时甚至每日需应对三次。这样的测试频率让毕业生们感到压力山大,疲惫至极,求职之路显得异常艰难。
重复怪题困扰
人才测评题目的重复性过高,这成了一个大问题。很多学生都表示,经常遇到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而且,这些题目中还有一些特别棘手的,像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数学题、古怪的记忆力测试,还有让人难以抉择的性格测试。
这类题目并不能真正展示学生的实力和潜能,反而让众多毕业生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毕业生们普遍反映,这类重复且乏味的题目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甚至逐渐削弱了他们求职的积极性。
学生压力过大
求职季大学生压力重重,既要完成毕业论文,又要应对职场适应的挑战。除此之外,他们还得在各类人才测评中奔波劳碌。
面对连绵不绝的测试,他们只能广泛投递简历,这样做使得他们参与的测试数量不断增加。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压力,让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展现自己的实际能力,更别提在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充分施展才华了。
违背设置初衷
人才测评原本是协助企业挑选人才的辅助手段,然而如今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众多雷同的试题使学生陷入重复的解题模式,而且测评结束后,他们常常无法获得成绩或评价,只能陷入自我怀疑和困惑之中。
显然,这样的做法偏离了测评设计初衷,测试效果大幅降低,不能有效筛选出适合岗位的员工。长期如此,学生的热情和信心将遭受重创。
企业追求片面
企业把人才评估纳入招聘的基本要求,初衷是为了提升筛选速度,挑选出合适的人选。然而,这实际上只关注了招聘速度的提升。企业希望通过一系列测试准确找到合适的人才,却未考虑到人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测评题目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具备潜力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可能因为测评表现不佳或不符合传统标准,轻易地被排除在外,这种现象不利于企业挖掘真正优秀的人才。
解决刻不容缓
为了终结人才测评无休止的循环,企业需主动进行改革。企业需认识到,人才选拔不能仅依赖几份测试卷来决定一切,应减少多余的测评项目,制定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测试方案,同时将测评结果与面试、实际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监管部门及相关各方亦需积极行动,强化对人才评估的规范与指导,促使人才评估趋向理性和科学,切实成为大学生求职的有力支持。
大家都在思考,企业若想提升人才评估效果,应当如何进行改革?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关注并讨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