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与辞退有何区别?法律规定又是怎样的?
对于企业各等级的HR而言,明晰员工辞职和辞退的区别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极为重要 。
员工辞职是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的行为。通常需要提前一个月提交辞职报告,表示自身即将结束劳动雇佣关系 。这种情况下,主动权掌握在员工手里 。而辞退则是用人单位作出的决定,主体是用人单位 。当劳动者违反相关规定,如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等,用人单位有权做此决定 。辞退分不同情形,性质和后续操作有很大不同 。
从法律界定方面来说,两者有着显著差异 。辞职是员工行使自身离职的权利,多因个人发展等因素 。而辞退需有合理的法定事由或者满足约定条件 。并且辞退涉及是否违法辞退之争 ,若界定为违法辞退,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提供补偿金 ,员工主动辞职而无违约情形通常单位不涉及支付补偿 。
在操作流程上,需要精准规范 。HR应关注究竟是部门经理还是人事部来实行辞退 。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符合了允许辞退情形 ,无论部门经理或是人事部来进行这个动作都并无不妥 。但实践处理时,HR 需要严格核实辞退是否具备法律依据 ,证据务必充分确凿 。避免因程序不合法或实体不遵守规范问题引发法律隐患 。这一过程关乎用人单位在劳动纠纷上规避风险、减少成本 。
员工主动辞职是否要支付违约金,需依据《劳动法》 。合同经双方正常协商解除,一般会涉及经济补偿金事宜 。然而合同若明确约定有违约金适用条件,出现条件对应的违约事宜 ,则另做别论 。《劳动法》 是重要的判断依据 ,但HR要格外注意合同中具体条款以及多种细节 。
解雇在公司日常事务常见,但被界定成开除之类就截然不同 。行政处分中和员工解除关系最严厉形式的开除和一般意义上的辞退需要区分看待 。开除处理时效规定的5个月时限需铭记 ,对对象违纪违法的证实核实务必客观公正 ,后续审批程序要严格跟进并留记录存储信息 。这其中HR作为流程和制度执行者 ,严谨贯彻到位同时关注各环节细节准确操作方可避免漏洞 。对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来讲 ,HR准确规范执行辞退、妥当引导员工辞职行为颇为重要 。并且自身深入精研法律细致周全处理实际情况,才能更适应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