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资委印发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深化国企改革

绩效管理 2025-03-14 19

考核制度重要性

国资委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业绩评估,将其视为监管国有资产的得力工具。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了高效的考核与分配机制。这一机制对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推动资产保值增值、构建激励机制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例如,众多国有企业在此机制激励下,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通过业绩考核制度,能够清晰设定发展目标,确保职责到位。负责人明确了解需达成的业绩和需执行的任务。这样做有利于提升企业运作效能,推动国有资产合理分配与高效使用,进而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分类监管政策出台

2014年7月,《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发布,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意见指出,需依据企业职能定位,对治理体系进行分类优化,实施绩效评估与考核,促使企业向各自目标前进。此举旨在满足市场发展需要,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这项政策为国有企业明确了前进道路,各类国企需依据自身角色来确立发展计划。比如,公益性质的国企应更多考虑社会影响,而商业性质的国企则应侧重经济效益。同时,要避免无目的扩张,增强发展目的的明确性和实施效果。

薪酬制度改革明确考核方向

2015年,我们明确了市属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的考核导向。我们需依据企业的性质和功能来确立考核的关键点,并科学设定各项指标,合理制定目标。同时,我们运用定量和定性、横纵结合的考核方式,以确保考核过程既公平又科学。

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激发企业领导层的积极性。若考核方法科学且准确,领导层的收入将与他们的业绩紧密相连,从而增强他们提高企业业绩的意愿。若考核不科学,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热情,进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考核办法修订工作开展

自2015年起,为执行分类考核制度的改革,市国资委着手对《考核办法》进行修订。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广泛收集了各方面的建议。这些举措对于确保考核办法既切合实际,又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至关重要。

经过修改,可以弥补先前考核制度的缺陷。比如,可以调整那些与现时市场环境不相适应的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步骤,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进而推动企业更优地成长。

修订原则与机制建立

修订工作致力于提升我国现代国有企业的制度特色,将党建工作、全面评估与经营成效评估相融合。同时,坚守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实施分类评估,并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构建了差异化的激励约束体系。此外,对职业经理人实施了合同式管理。

这些原则和机制使得考核更为全面和公允。党建考核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政治责任感,而市场化的分类考核则能适应不同企业的经营需求。差异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根据不同的选拔方式和职能定位,对企业负责人进行有效激励。

分类考核的重点与作用

《考核办法》提出,需依据国有资本的角色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评估。特别针对具有特殊功能的企业,需着重检查其战略目标和重要项目,同时考虑经济收益,并设立评议机制,对关键任务进行专项考核。对于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企业,需优化创新资金的评估体系。

分类考核旨在促使企业充分发挥其作用。那些具有特殊功能的企业,在完成重要任务的同时,维护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科技创新型企业则增加了研发投入,增强了自身竞争力,进而推动了整个行业技术的向前发展。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市属国企的绩效评估体系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点赞0 分享
小企业如何建立有效薪酬制度吸引并留住人才?关键策略解析
« 上一篇 2025-03-14
精选人才测评工具推荐:智鼎在线与北森测评助力企业精准招聘与员工发展
下一篇 » 2025-03-14